选择毛坯的基本任务是选定毛坯的种类和制造方法,了解毛坯的制造误差及其可能产生的缺陷。毛坯的选择应根据零件的生产纲领,综合考虑毛坯制造费用和零件加工费用来确定,以求得最佳方案。
1、毛坯的种类
(1)型材
型材有热轧和冷轧两类。热轧型材尺寸较大、精度较低,多用于一般零件的毛坯;冷拉型材尺寸较小、精度较高,多用于精度要求高的中小型零件。
(2)焊接件
焊接件是通过电焊、气焊、氢弧焊等焊接方式制作毛坯。焊接件的优点是制造简单,生产周期短,节省材料,减少质量。但其抗振性较差,变形大,通常需通过时效热处理解决,一般用于大型零件的单件小批生产中。
(3)铸件
形状复杂或尺寸较大的毛坯宜采用铸造方法,铸件的材料一般为铸铁(常用的有灰口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铸钢、铜及铝合金,其中以灰口铸铁和铸钢最常用。目前生产中以砂型铸造为主,在精度要求和生产效率较高的场合,可采用金属型铸造和压力铸造,对于一些尺寸较小、精度较高的特殊形状铸件可采用熔模铸造、离心铸造等特种铸造。
(4)锻件
锻件毛坯由于经锻造后可得到金属纤维组织的连续性和均匀分布从而提高了零件的强度,适用于对强度有一定要求,形状比较简单的零件。锻件的材料一般为碳钢及合金钢。常用的锻造方法有自由锻和模锻。自由锻锻件精度低,加工余量大,生产率低,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及大型锻件;模锻精度高,加工余量小,生产率高,适用于产量较大的中小型锻件。
2、毛坯的选择
在选择零件毛坯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零件的材料及其力学性能
零件的材料大致确定了毛坯的种类。例如,材料为铸铁和青铜的零件就用铸件毛坯。材料为钢材的零件,当形状不复杂而力学性能要求又不高时可选用型材;当形状复杂而力学性能要求较高时可选用铸件;当力学性能要求高而形状较简单时可选用锻件。
(2)零件的结构形状及外形尺寸
阶梯轴零件各台阶的直径相差不大时,可用圆棒料(型材);直径相差较大时,宜用锻件。零件尺寸较大时,一般采用自由锻;中小型零件可选用模锻。对于形状复杂的零件,毛坯常用铸造方法。薄壁零件则不宜用砂型铸造,尺寸大的铸件宜用砂型铸造,中小型零件可用较先进的压力铸造和特种铸造。
(3)生产纲领
大批量生产时应采用精度和生产率都较高的毛坯制造方法。这时所增加的毛坯制造费用可由减少材料的消耗费用和机械加工费用来补偿。如铸件可采用金属模或精密铸造;锻件可采用模锻、冷轧等方式。零件产量较小时则采用精度和生产率都较低的毛坯制造方法,以降低生产成本。
(4)生产条件
选择毛坯时必须结合本厂毛坯制造的生产条件、生产能力、对外协作的可行性。有条件时应积极组织专业化生产,以保证毛坯质量和提高经济效益。
(5)积极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
随着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毛坯制造方面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发展很快。例如,精铸、精短、冷轧、冷挤压、粉未冶金和工程塑料等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日益增加。应用这些方法后,可大大减少机械加工量,有时甚至可不再进行机械加工,其经济效益明显提高。